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五至六万元汽车评测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五至六万元汽车评测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田自动挡suv6万到七万之间?
本田并没有6万到7万的自动挡SUV可供选择。本田的SUV车型,如CR-V、XR-V等,价格都高于这个区间。如果您对自动挡的SUV有需求,可以考虑其他品牌,如国产的吉利、长城等,他们的部分SUV车型在配置自动挡后,价格可能会低于您的预算要求。但请注意,这些车型的品牌知名度和保值率可能不如本田等国际品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您。
本田WR-V。
造型青春运动
造型方面,大灯组跟中间的单横幅饰板融合到一起,有效拉宽了整个前脸的视觉效果,让其具备着远比飞度要强的气场。然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下包围加入了一个黑色塑料的保护套件,还配有一块比较厚重的银色护板装饰,大大增强了整车的硬派气息,也可以很好的保护车辆。
运动气息浓厚
本田6万到8万的车型如何选择 测评新款本田WR-V
“要啥有啥”的帝豪,为何卖不过“要啥没啥”的捷达?
谢谢邀请!我是空空侃车,很高兴能在这里和车友们一起探讨!
从一月份的销量上来看,捷达的确是比帝豪多了不少。归根结底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影响力
大众的品牌影响力在所有合资品牌中是老大,丰田、本田甚至都不是它的对手!大众从198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而作为“老三样”的代表,捷达与1991年开始在中国上市,到现在已经有28年之久。长时间的口碑和销量积累,加上品牌本身的价值,捷达在国人眼中已经是一个神话的存在。
2.保值性
捷达凭借这么多年的口碑,在市场上面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在大众所有车型里,销量也是一直很不错。维修保养也便宜,嘴也不叼,所有二手捷达根本不愁销路的,市面上比较抢手。几十开两年再转手也亏不了多少钱。而目前国产车就不行!
3.三大件
虽然现在的捷达已经不是当初神迹一时的那个捷达了。但是瘦死得骆驼比马大!和帝豪对比下来,捷达的自动变速虽然陈旧,倒是重在稳定;帝豪则是自己研发的cvt变速箱。在传递效率上和稳定性上都是捷达更占上风。捷达的EA211发动机,在经过多次优化以后,动力和油耗也表现的不错。底盘上,两车的悬挂结构都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非独,但捷达的***更加扎实。
帝豪的优势是空间和配置
一个字总结【*】
星星是不是很好体会又不太好说出口呢?然而实际情况不就是这样吗,捷达的实际定位还没有帝豪高,车辆的品质实际与比亚迪F3为同一等级,这种车扔到海外市场试试看吧,除退步40年否则这种车真可能是无人问津,看一看70年代末第一台捷达的颜值似乎比现款还高。
捷达新款指导价8.11-10.88万,入门级大众十来万的车看似还是挺面子的,然而谁又不知道这台车动辄两万多的优惠呢?手动低配全款上路走二级经销商的话7万以内,但是还是高级的品牌……选择汽车应该选择品质,决定品质的是性能、换挡平顺性、主被动安全配置、内饰用料做工、舒适配置对用车体验的提升,然而这些捷达都没有。
捷达到旗舰款也还是大面积塑料内饰、两枚气囊、没有后防撞梁、前盘后鼓刹车,好在轮胎升级到了195,试想一下捷达如果交给吉利挂上帝豪车标,级别是不是要低于远景呢?所以这个星星只能自己体会了。
纠正问题描述中另外一点严重错误,帝豪绝对达不到“要啥有啥”的等级!
对于合资车的简配行为多数人愿意拿防撞梁说事,简配后防撞梁的行为确实是忽视碰撞安装对车辆的保护,而且不排除轻度撞击能严重破坏车身结构增加事故车维修费用、为售后增加产值的目的。
所以简配行为是挺可耻的,不过德日韩系车简配国产车也有,吉利帝豪新款后防撞梁从辊压钢板简配为聚丙烯似乎和这些合资车没有区别;聚丙烯材质一般也叫做工程塑料,工程塑料里又有PP PE等多种材质,帝豪的后防撞梁为PP材质几乎没有刚度可言,充其量是外层保险杠的内衬作为撑起和吸能的作用,这种材质还可以用来制造垃圾桶等塑料制品。
不过客观的看待这台车除了聚丙烯防撞梁以外其他配置还算合理,只是问题夸大其词习惯性反驳一下。指导价6.98-9.88万优惠平均超过万元,CVT自动版起售价已经低于7.3万在国产车里还是有一定性价比的,至少要比捷达更值得选择。
入门级车没有一台能做到“要啥有啥”,用词准确一些更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五至六万元汽车评测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五至六万元汽车评测报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